以課程為例,如果它是某一個學術領域的必修課,那麼大概已經有許多巨人幫忙說好了這個故事,像是在物理系,伽利略、克卜勒、牛頓、法拉第、馬克士威爾、波爾、薛丁格、愛因斯坦等大人物,已經架構好了,為什麼要以├普通物理、力學、電磁學到近代物理,這樣的序列安排這是一套完整的大故事。
說故事的範圍,包括為什麼這領域與主題會在這個時代扮演重要角色?這個主題與社會、區域、學校與修課的學生有什麼關聯?
這些問題可能因為學校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區別,社區型學校就會與其他學校有不一樣的存在理由與樣貌。
引用自《你想當什麼樣的老師》,「問題意識」,頁46-47。
在大學裡每個科系、科目都應該有它的存在原因,背後也一定有它發展的故事,只是這些故事有大有小。
我們可以透過解析媒體世界中的創作故事來引導學生學習,具有教學意涵的「典型案例」,是需要花精神「挑」出來。